2024年9月6日中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部在伟德bevictor中文版502會議室召開了集體備課會。會議由教研部主任徐地龍主持,教研部全體教師參加。
徐軍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融入”為主題,作了備課會的主題發言,圍繞五個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全會精神有機融入原理課程:第一,要深入闡釋“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關系,講清楚如何使生産關系和上層建築動積極适應生産力和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第二,要深入闡釋“改革與革命”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中的關鍵作用,特别是在原理講授過程中突出改革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第三,要深入闡釋“科技的經濟社會作用和價值”,應結合當前科技領域最新案例生動地展現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第四,要深入闡釋“文化的社會作用”,特别是其在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中的作用。第五,要深入闡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勞動價值”等重大問題,并将其有效轉化到原理課程的教學中。
徐軍的主題發言得到了教研部老師們的一緻肯定,大家圍繞如何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效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展開了深入讨論。徐地龍強調,要挖掘全會精神中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關的内容,将原理知識講深講透講活。鄧伯軍指出,《決定》中關于生産關系和生産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關系的新提法符合現實實際,應将其有機融入原理課程中的唯物史觀講解中。胡媛媛指出,要在持續學習和研究全會精神的基礎上,确保其在課堂中的有效融入。陳勇江認為,融合的關鍵在于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深刻理解全會精神和細化原理知識。華麗從如何看待資本的視角出發,強調應根據原理知識和現實問題,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地看待資本。薛葵、孫存輝、劉林娟等教師也圍繞資本相關問題發表了獨到見解,強調要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出發進行深入分析。趙玲指出,思政課教師要應具備敏銳的時代洞察力,在講授改革、文化和科技等原理知識時,要緊随時代話語和時代問題。馬杏苗指出,要在使用教育部統一課件的基礎上,做到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原理課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讨論結束後,徐地龍作總結發言,再次強調,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思政課教師的應盡職責。要結合經典著作、前沿問題及學生特點,将全會精神有效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圖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部)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