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學院新聞

我院組織新生、新入職教師前往我校“三館一基地”等實境課堂開展“入學第一課”

時間:2024-09-09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586

   為幫助24級新生和新入職青年教師理解我校“航空報國”紅色基因與“志在長空”藍色夢想的深刻内涵,感受“航空航天民航”鮮明的“三航”特色,我院組織2024級新生前往“三館一基地”——“禦風園”航空航天教育教學實踐基地、航空博物館、航天博物館、立德樹人館和校史館開展“入學第一課”,通過實境參觀和交流學習,體驗了一場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 、立體式的思政大課堂。我院黨委書記何畏、黨委副書記阙愚、研究生輔導員王佳與8名新入職思政課教師、全體24級新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9月2日上午九點三十分,我院師生前往禦風園進行參觀學習,領略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成就,園中一架架航空航天器背後關于拼搏、奮鬥、堅韌、鑽研、奉獻的故事,讓同學們直觀認識到南航承載着我國航空航天民航事業筚路藍縷、奮發超越的輝煌曆史。

       在參觀結束後,何畏為24級新生在戶外進行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她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與大家熱情交流,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曆史沿革、校園文化、“三航”特色等,讓同學們深刻地感悟到南航人航空報國、貢獻國防的奮鬥足迹,祖國至上、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

       十點半,師生們來到航天館,我院23級碩士研究生李媛媛擔任講解員,對館内五個展區做了詳細的介紹,使同學們深入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曆程及我校在國家航天事業中的貢獻,并對“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等中國航天精神譜系的内核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參觀過程中,何畏與新生們積極互動,引導學生對“科學的本質是什麼?”“科學家有國界,科學有沒有國界?”等問題進行思考,啟發學生要跳出固有的思維框架,敢于提出問題,豐富學術思維的層次和深度,并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專業課學習中,勇于嘗試将自身專業與航空航天特色結合起來,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種勇于探索的精神。

       9月6日上午,師生一行來到南航明故宮校區立德樹人館與校史館進行學習參觀。在立德樹人館,大家深入了解了鄧永清、吳繼周、範緒箕三位建校元勳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貢獻,深刻感悟老一輩南航人勇于擔當、矢志報國、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參觀過程中,何畏将校史校情與黨史國史有機結合,與同學們面對面地開展座談交流。何畏以自身思政工作經曆為例,激發了同學們作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同學們對如何将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最後,她勉勵同學們在生活學習中傳承南航人“過去為祖國戰鬥,今天為祖國學習”的精神底色,堅守初心使命,在生活學習中做一以貫之的實幹者。

       在校史館,同學們深入學習南航建校70多年的峥嵘校史。講解員借助實物、圖片、影像等資料,向同學們生動地介紹了南航在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辦學成就……

       參觀結束後,何畏與全體新入職馬院青年教師開展座談,何畏向每位青年教師詢問了新學期的教學工作量、教學與科研中的問題與困難,與青年教師共同探讨高質量科研成果如何支撐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并鼓勵青年教師形成關心關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和追蹤學術前沿的良好習慣,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力和學術敏銳度,在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加強對新時代理論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時代感和理論研究的現實針對性。與會新教師表示,将在教學科研中盡快融入團隊,強化責任意識,提高自身本領,實現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不斷提升,自覺将個人成長融入學院内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之中。

       通過兩天的實地參觀學習,24級新生與新入職思政課教師深切的感受到了南航深厚的文化底蘊。願他們恪守“智周萬物,道濟天下”校訓,踔厲奮發,勇擔使命,奮發圖強,笃行不怠,用自己的激情與汗水,在南航馬院書寫人生精彩篇章!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