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上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在學院502會議室召開新學期集體備課會。此次備課會主題是探讨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如何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主要分為兩個讨論環節:一是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如何融入課程體系建設;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新舊版本的差異及其原因分析。
首先,教研部教師圍繞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了認真學習,并就如何将其融入“新時代中特”課堂教學進行了交流讨論。然後,平旭老師圍繞“新時代中特”課程教材内容結構,結合二十屆三中全會決議中的重要内容,給全體任課教師講解了融合路徑,并就具體章節做了示範講解。他提出:以系統思維将書本上的知識體系化、當代化。教師應關注現實問題并将三中全會核心議題作為重要知識點引入課堂。同時要應結合學校理工科學生特點,引入新質生産力與科技、國家安全等熱點知識的解讀。接着,潘銀良老師指出研究生的實體課堂屬于研究型課堂,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辨析思考空間。據此可以引入相關視頻進行課堂串聯并引發學生持續思考。
教研部主任鄭雨針對“生态文明”專題講解了如何結合二十屆三中全會重要精神的問題。同時,他就新時代中特課程體系的課程建構方案、教學設計、課程考核标準等部分做了提綱挈領式的分析。
曹前有、鄭玮等多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對青年教師關于課程體系建設和“如何融入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諸多困惑進行了針對性解讀。他們主張通過問題鍊教學等方法,逐步将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入具體教學過程。青年教師也圍繞自身困惑和二十屆三中全會決議要點進行了熱烈交流與積極回應。
最後,朱彥振老師圍繞新時代中特教材改版内容進行了新舊比對分析。給教研部全體教師深入梳理了新舊版本更新的具體細節,并深入分析了更新細節内容的合理依據。他提出教師在課堂實踐中要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适時引入和解讀時政内容與現實問題。
(圖/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