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9月23—24日,“政治史視域下的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讨會暨中國當代政治史第四屆年會在江蘇南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李正華和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黨委副書記陶勇代表主辦方緻辭。伟德bevictor中文版院長王智主持開幕式。
會議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李正華緻辭。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指南
李正華表示,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根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指南,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旨歸。從政治史的視域來探究中國式現代化,厘清中國式現代化和新中國政治史的内在關聯,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和新中國政治史的内在邏輯,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準确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與根本方向,對于深化新中國政治史的學術研究、全面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黨委副書記陶勇緻辭。
陶勇表示,今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對于正确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教育長柳建輝發言。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教育長柳建輝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二七”重要講話發表了觀點。他說,“二七”重要講話對黨的二十大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進行了提高、深化、拓展。一是“二七”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提高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定位;二是深化了對黨領導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問題的認識;三是拓展了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處理好的重大關系,即六個方面關系的論述,提升了認識的高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主任劉志明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态。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張星星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張星星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确保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文化、社會、生态等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他具體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形成、提出、内涵,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堅持和拓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武力發言。
通過論述政府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作用及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武力說,面對現實挑戰,要從黨的自我革命、保證黨的先進性等方面入手,提高黨的學習能力和治國理政水平,适應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概念内涵
南京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李良玉認為,“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學術概念可以分解為兩個層次,即中國的現代化運動和現代化的中國方式。中國的現代化是中國人艱難地走出傳統的過程,是一種政府主導型現代化,是一種從社會經濟技術層面入手,進而深化到創新制度和精神轉型的全面的文化複興運動。
通過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概念内涵的演進,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教研部教授張旭東提出,要以“長時段”的理論審視中國式現代化。“現代化”概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引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孕育與發展了“四個現代化”概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中國式現代化”概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走向成熟。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裡峰梳理了晚清民國以來諸多學者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探索,提出要從升與降、先與後、内與外、古與今、中與西五個方面的關系來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方位。針對這五個方面的關系,他從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中國進入現代化行列的先後、外部沖擊對中國的刺激、傳統到現代的延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征等角度進行了具體論述。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賀新元認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一是把實現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實現民族複興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之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是合目的性的現代化;二是既符合世界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吸收其積極成果,又遵循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和中國特色現代化發展的特殊規律,是合規律性的現代化運動。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複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百年潮》編輯部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期刊編輯部的8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并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及中國當代政治史的研究成果與方法等内容進行了充分交流。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當代中國史研究》編輯部、當代中國研究所政治與行政制度史研究中心,以及伟德bevictor中文版、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航基地、江蘇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南航基地、《伟德bevictor中文版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共同承辦。
(李夏/供稿,季春芳、王慧穎/供圖)
原文鍊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9/t20230927_5688226.shtml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