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報》頭版刊發了我院何畏教授的理論文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方法論自覺》,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産黨人深刻認識到,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确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這表明,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探索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系統方法論,為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奠定了認識論基礎。
科學回應“四個之問”的理論關切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回答時代之問、滿足時代之需的産物。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并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人類社會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共同問題,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領域也面臨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中國共産黨人将這些問題凝結為振聾發聩的理性形式,這就是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這“四個之問”給我們提出的新考題比過去更複雜、更難,迫切需要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出科學回答,交出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的圓滿答卷。
回答“四個之問”必須牢固樹立大曆史觀。樹立大曆史觀,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從思維特征上說,要求認識主體必須具有胸懷天下的大曆史格局、洞察規律的大曆史思維、見微知著的大曆史眼光、貫通古今的大曆史邏輯。體悟“中國之問”,就是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認清我國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沿革和實踐要求,在中國近代以來的曆史進程中定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在世界曆史發展進程中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問題,堅定不移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體悟“世界之問”,就是要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理清世界曆史的發展脈絡,汲取人類曆史的經驗教訓,認清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與挑戰,辨識世界未來的正确走向,科學認識和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課題,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向世界申明中國立場,倡導中國主張,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發揮中國力量,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的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體悟“人民之問”,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自覺踐行黨的群衆路線,細心體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滿足人民群衆更有品質、更豐富多樣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讓中國人民獲得富足、幸福、自由和尊嚴;體悟“時代之問”,就是要準确把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正确認識和處理過去、現在、未來的關系,與世界各國一道,認識和處理全球性問題,以中國的發展促進世界的繁榮與進步,不斷縮小和化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引領時代,塑造時代,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在中國的曆史方位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無論是回應“中國之問”“人民之問”,還是“世界之問”“時代之問”,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新興大國與老牌發達國家并存出現的新的嚴峻形勢。曆史上,有些率先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以大炮的射程壟斷真理,以強權邏輯制定規則,将“規則霸權”包裝成“規則文明”,把西方價值觀演繹為“普世價值”,想要“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一個世界”。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美西方大搞團夥政治,拉幫結派,對中國這樣的世界大國也發起無理性且無底線的全面打壓、圍堵和制裁,公然以“雙重标準”扯下他們最後的文明遮羞布,讓原本的強盜邏輯、霸權思維和僞善面目赤裸裸地暴走于天下。美西方今天所宣稱的“文明”,仍如馬克思當年指出的那樣:“當我們把目光從資産階級文明的故鄉轉向殖民地的時候,資産階級文明的極端僞善和它的野蠻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它在故鄉還裝出一副體面的樣子,而在殖民地它就絲毫不加掩飾了。”
站在世界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緻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回答“四個之問”,全面系統地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科學理念和有效對策,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為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兌現中國共産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曆史使命。
自覺堅持“兩個結合”的方法論原則
方法論是理論原則、理論邏輯向認識和實踐過程的自然延伸。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上徹底的自覺表現。
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于西歐,廣播于世界,兌現在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真誠信仰和堅定實踐之中。回顧曆史,值得牢記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生命力激燃于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融合之時,蓬勃于其基本原理與各國實際相結合的創新之中。馬克思主義既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也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特殊規律的深刻把握。作為普遍性真理,它揭示了人類社會曆史發展中的社會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一般規律;作為特殊性真理,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由于其自身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固有矛盾所形成的不可克服的“界限”,指出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為徹底克服這一界限開辟無限空間。任何民族、任何國家,隻要走資本主義道路,就不可能擺脫由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貧富兩極分化、周期性經濟危機,也難以避免世界範圍内的不平等、不公正和戰争威脅。但是,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如何走,社會主義如何建,則需要各個民族、國家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民族、本國家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适合本國國情的道路上以自己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
中國共産黨人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能夠讓中國先進分子“用無産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去“重新考慮中國問題”;中國共産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為了用馬克思主義之“箭”射中國革命之“的”,“有的放矢”;中國共産黨人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為了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發展着的實踐。中國共産黨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性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出“兩個結合”的科學方法論原則,科學回答和解決黨在不同曆史時期面對的實踐主題,創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形态,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巨大成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中的兩個思想層面作出了明确的定位,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是結合之“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結合之“根脈”,中國實際、中國實踐則是結合之“的”。“魂脈”體現為理論的價值取向、理想目标、精神氣質和生命意志;“根脈”則接續着理論的曆史傳統、文化淵源、社會心理以至人民志趣。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樹根深葉茂、春華秋實的動力蓄養和方向保證,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有的放矢”的功能定向。隻有如此,才能使馬克思主義紮根于中華民族的曆史深處、活化于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成就于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與中國、與世界、與時代相擁而行,相輔而立,相成而恒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兩個結合”的直接目的就是:“着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因而,一切有利于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的理論創新,就是正确的,都是應當大膽推進的;反之,一切無益于改革開放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問題解決的所謂“理論創新”,都是空洞的、脫離實際的,都是應當拒絕的;一切有礙于、有害于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問題解決的所謂“理論創新”,就是錯誤的,都是應當反對的。
“兩個結合”要求我們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信和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自信,又要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曆史自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挖掘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寶庫,總結、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内涵,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有效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聚變為新的理論優勢,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築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高地。
牢牢把握“六個必須堅持”的核心要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博大精深,在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必須也必然具體化為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抓手。黨的二十大報告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世界觀方法論和立場觀點方法具體化為“六個必須堅持”。這“六個必須堅持”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具體體現和創造性運用,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哲學理念和深層邏輯,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抓手,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的方法路徑,從而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沿着正确方向發展的根本保證。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體現着中國共産黨人的曆史觀及其根本立場和根本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的理論。”這是曆史唯物主義群衆史觀的政治邏輯和價值選擇。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産黨存在的價值本源和實踐宗旨,也正因為如此,人民成了黨創造偉大事業的力量源泉。黨的理論創新,隻有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利益為目的,也才能成為指導人民的理論信仰,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展現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氣質。自信自立,歸根到底就是要依靠自己,并且堅持走自己的路、幹自己的事。回望過去,我們黨百年奮鬥的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産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面向現實,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展望未來,我們必須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告訴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而反對教條主義,借鑒國外成功經驗而反對崇洋媚外,堅持自信自立而不故步自封,始終以積極的曆史擔當和創造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科學态度。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始終以科學的态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理論品質。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量的積累與質的飛躍、連續性與階段性相統一的過程。堅持“正道”就是堅持“量的積累”,保持質的穩定性和過程的連續性;堅持創新,就是敢于并善于實現“量變過程的中斷”和“質的飛躍”——開啟曆史發展的新階段。世界的這種發展特征要求我們在認識和實踐中都要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守正”就是堅守“正道”,防止自覺或不自覺地誤入歧途。“正道”與“邪路”,不是主觀的臆想和臆斷,而是由曆史證明的。近代以來中國曆史的發展證明了三大結論:中國共産黨能,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社會主義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隻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中國共産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歸根結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行。堅持這三大結論,即堅定不移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指導,這就是當代中國的正路。“守正”不是“守舊”,以故步自封的态度“守正”,正路遲早會退化為“絕路”。隻有在“守正”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沿着正确方向不斷提速換擋,向着理想目标趨近。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就是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黨和人民事業的曆史,因而也是一部理論與實踐同向創新、互诘互問、互支互促的辯證發展史。曆史啟示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個立黨立國、興黨興國之本不動搖,堅持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發展馬克思主義不停步。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體現了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理論旨趣和實踐品格,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務實精神和曆史擔當。理論創新,歸根結底就是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或提供解決問題的原則和思路。什麼叫問題?毛澤東通俗地指出:“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堅持問題導向,要求我們敏于發現矛盾、科學分析矛盾、有效解決矛盾,以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智慧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特别強調要聚焦認識和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即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說到底,黨的理論創新就是為科學認識和真正解決這些領域不斷遇到的問題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反映了我們黨的科學世界觀和辯證思維方法。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世界的總特征,以聯系和發展的系統觀念創新理論和實踐,是中國共産黨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具體要求我們:正确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在整體中定位局部,在局部中觀照整體,使整體與局部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使當前奮鬥成為成就長遠目标的條件。
“必須堅持胸懷天下”,诠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國際觀—天下觀和人類共同價值追求。馬克思主義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科學理論。黨的二十大報告開宗明義地表明我們黨“緻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中國的快速發展為世界的發展進步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同時也被美西方視為對其霸權的挑戰,引起了他們的焦慮和恐慌,進而對中國進行全面瘋狂打壓。中國一方面要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同時必須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旗幟鮮明地反對美西方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國際規則公正化,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以人類共同價值增進全人類的共識,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努力達成“兩個符合”的理論追求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的“兩個結合”,其科學性要求在于達到“兩個符合”,即“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
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是理論創新中客觀方面的兩個要點,即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這是理論反映客觀現實的本質要求。所謂符合中國實際,既符合當下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建設的客觀現實,也契合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打下紮實的曆史基礎、群衆基礎、實踐基礎,使之深深紮根于中國大地,紮根于中國人民的文化信仰之中;所謂符合時代要求,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能夠正确認識和科學回答“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如何引領這個時代”的大課題。黨的二十大對當今時代的态勢作出了振聾發聩的判斷:“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曆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另一方面,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曆史潮流,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以自己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健康發展與文明進步。
符合客觀規律,是真理的本質要求,隻有正确反映了客觀規律的理論才能稱得上真理,才能成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論遵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既要遵循已經被實踐證明的客觀規律,構建反映客觀規律的理論體系,同時還要不斷認識和把握新的客觀規律,為強化實踐的自覺性、主動性提供認識論基礎,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通過對這三大規律的一體化認知和科學把握,為黨執政興國提供科學理論指導。
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就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現實基礎,做到前者,才能使理論具有可行性,做到後者,才能為實踐标明應然性,為未來指明前進方向。客觀可行性和理論應然性的統一,最終保證實踐的現實性、有效性,曆史地、具體地實現了“兩個符合”的理論,才能成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科學指南。
不斷提高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創新的方法論自覺本身也是一個曆史過程,唯其如此,才能使我們始終走在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的時代前列,引領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與進步。
原文鍊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636&eid=47274&sid=218722&idate=12_2023-08-21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