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進一步激勵思政課教師上好思政課,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在思政課堂上的獲得感,3年來學院持續推進以思政課教師為關鍵主導、以全體大學生為思政課堂主角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和教學改革。新近推出的思政課教學“優課優酬”做法就是最新的實招,抓住辦好思政課的關鍵,較好地激發了思政課教師的主動精神。
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支持下,學院制定了2021-2022學年思政課教學“優課優酬”專項獎勵方案,按照本科生與研究生思政課程學生評教結果全校排名計算積分和獎勵,把創優行動聚焦到教學質量上,把評價标準還給課堂對象,把專項激勵落實到教書育人主體上。
在新的專項激勵方案評教标準下,本年度我院孫衛衛、徐坤、吳永祥3位老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課脫穎而出。三位老師持續教學探索,在思政課堂教學中形成了各自特色和優秀做法。
孫衛衛老師從事思政課教學30多年,在2021-2022學年中,他主講的七門(次)本科生課程,學生評教或綜合評估均為優秀。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門課程,他重視教案的更新,重視從教材體系到教學體系的轉變。同時,他在教學中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在課程教學中嘗試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法,以小組讨論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此外,孫老師還同時開設了《電影中的哲學》、《西遊記的人生哲學》、《紅樓夢的人生哲學》三門文化素質選修課,且每門課程都寫作出版了教材或參考書,都在我校精品課程平台上建設有完善的教學資源。
獲得“優課優酬”并列第一名的徐坤老師,自2021年7月入職以來,她主要承擔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四史教育中的黨史課程。一方面,她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解學生成長成才之困惑。在日常教學中,她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也十分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堅持學生導向、問題導向,不斷幫助答學生解疑答惑,開展交流、收獲信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她堅持内容為王,創新為要。在豐富教學内容方面、教學形式創新方面以及實踐教學環節,徐老師都有自己的特色。總之,徐坤老師既能深入思考相關的學術問題,并形成學術文章,通過科研來支撐教學工作,又能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善于運用大學生所熟悉的話題作為授課的切入點,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活躍度。
吳永祥老師本年度講授研究生課程1門、本科生課程2門。從零教學經驗到在學生評教中獲得第三名,離不開他在工作中“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積極開拓進取”的教學态度。一方面,吳永祥老師優化教學方法,注重協同育人。積極運用案例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授課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增強課程感染力。另一方面,拓寬教學視野,注重教學研究。結合學校改革發展需要和學生思想特點變化,開展了“大思政課”視域下思政課教師能力建設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意識形态安全研究,以研究促教學。同時,積極參加課程建設和教學競賽,不斷探索教書育人的方法與規律。
“優課優酬”激勵方案改革是學院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改革行動的最新舉措之一。在此方案的激勵下,學院其他教師也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優化思政課教學方式。通過持續的教學改革創新行動,學院教師隊伍建設取得良好成效,思政課教學質量穩步發展,在全校學生評教中的優秀率不斷提升,思政課在學校立德樹人工作中的主渠道功能不斷彰顯。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