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南京日報》第B1版“思想理論”刊發了我院兼職輔導員萬千老師的理論文章《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确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這是繼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兩個結合”相關思想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行動指南。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要推動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相貫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深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馬克思主義則是黨在百年奮鬥過程中堅持的能夠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精神旗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邏輯延伸,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選擇,不僅有助于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能有效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促進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實現。
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許多方面與馬克思主義意蘊相融、思想相通。《尚書》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甯”思想,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思想、以及朱熹的“新民”思想、王陽明的“親民”思想等,與馬克思主義中的人民立場不謀而合。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共産黨立足當時經濟、政治和階級狀況,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實踐中,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實事求是”思想相結合,用“實事求是”闡釋了黨的思想路線。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偉大進程中,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到了嶄新高度。從“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命題。
恩格斯曾強調:“每個國家運用馬克思主義,都必須穿起本民族的服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共識、精神追求、政治智慧、曆史經驗都是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豐富養料,需着重挖掘和闡發。比如,相比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中華文明更加傾向于對人内在心性的追求,價值共識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識,也是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重要價值尺度;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鮮明品格,也為馬克思主義浸染了中華民族的獨特色彩;政治智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政治文化基礎,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化。
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史。實踐沒有盡頭,創新永不止步。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的本質性特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更好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指明了方向,要通過科學的實踐推動理論的創新,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迸發出新的活力。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謀而合,而黨的理論更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來自實踐、面向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要在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曆久彌新。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契合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兼容并蓄特征,要推動中華傳統文化不斷與時俱進,更好地發揮其資政鑒今的時代功用。
原文鍊接: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2-12/28/content_101_70575.htm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