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思政課程教學和推動新的課程開設,促進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老師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學效果,9月6日,伟德bevictor中文版“概論”課程組赴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共同召開了“課程教學與學生培養交流座談會”。會議由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輔導員李永超老師主持,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輔導員陳冬、陸海林、柳小營,自動化學院輔導員程豔,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付北京,民航學院輔導員王金璐,計算機學院輔導員韓桂馨、胡朋,以及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中國化教研部主任廉清,教師魯琴、施燦業、黃璐參加會議。雙方就各學院學生特點、本學期課程調整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會上,李永超老師表示,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都處于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最前沿的陣地,希望二者不斷加強溝通交流與合作,積極形成合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并介紹了出席會議的各相關學院輔導員。繼而各輔導員詳細地介紹了所帶班級同學各方面的基本情況與基本特點。
自動化學院輔導員程豔老師介紹了本院學生的基本構成和整體特征,她特别指出,自動化專業學生大多踏實勤奮,但班級性格偏内向,需要進一步針對性地增加互動的方式和增強互動效果,通過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付北京老師指出,學生剛進入大學學習階段,對思政課重要性的認識程度還有待加深,少數學生思想站位不高。還應以思政課堂為抓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影響學生,提升思想覺悟。
民航學院輔導員王金璐老師介紹了本學院工科和管理類學科相互結合的重要特征,這樣的專業混合特征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取更多針對性的方法與措施。
計算機學院輔導員韓桂馨老師和胡朋老師介紹了本學期有課程任務的創新班同學的基本情況,特别是該班學生能力與性格、培養目标與計劃的相關特點。希望思政課老師能引導學生多自我表達。
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輔導員陳冬老師、陸海林老師及柳小營老師分别談及了所帶班級學生的專業特點、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生活及心理情況。并強調指出傳承紅色基因是學院學生培養的核心目标之一,應最大化地實現和發揮思政第一課堂的重要作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主任廉清在發言中介紹了本學期課程的調整的背景與具體安排,特别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需求的背景下,相關教師更應積極主動了解學情,以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廉清指出,此次座談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加強與輔導員老師的溝通,充分了解不同學院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習、心理等方面的情況,從而更有效地調整教學内容和手段,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與目标,讓同學們在思政課堂上共同學習與進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教師魯琴、施燦業、黃璐就以往教學經驗與在座輔導員進行了熱烈交流。雙方就如何繼續共同推進與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一步針對不同學院與專業的學生來提高和完善課堂教學效果進行了深入讨論。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