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第09版刊登了我院教授劉琳的理論文章《堅持中國道路——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鬥曆史經驗⑤》,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道路問題直接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把“堅持中國道路”概括為黨百年奮鬥的十條曆史經驗之一,這對于我們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谛。”一百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走出了正确道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曆史結論。
《決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康莊大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在總結黨長期奮鬥形成的寶貴經驗基礎上開創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跨越到全面小康,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迹。曆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隻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别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複興。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觀察和認識中國,曆史和現實都要看”。隻有全面把握中國的曆史和現實,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和把握中國國情,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不但要從黨的百年奮鬥曆程來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要從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曆程的廣闊視野來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确道路,黨和人民就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康莊大道必将越走越寬廣。
(作者:劉琳 伟德bevictor中文版教授)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