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院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馬院

光明日報:強健體魄 心靈注氧 精神補鈣

時間:2021-09-10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232


        9月10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刊登了我校黨委常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部長、我院研究生導師王晖的理論文章《強健體魄 心靈注氧 精神補鈣》,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把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校教師是大學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增強高校内生動力和辦學活力的關鍵要素。隻有精準理解和全面把握教師健康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提升高校教師幸福感方面精準施策。


  健康是一個系統概念,有着豐富内涵。我們通常講的健康,主要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是長時段的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相處”,因此需要擁有寬闊的胸懷,強大的内心和極大的包容心;同時教師又“肩負着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因此教師健康不僅涵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還應該包括更高層面的精神境界的健康,比如,思想健康、師德師風健康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健康等等。這樣的職業,教師本人如果沒有受過關愛、受過溫暖、沒有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态、寬闊的胸懷和崇高的志向,又怎麼能去把溫暖、把關愛傳遞給學生,成為學生的一盞明燈,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因此,關愛和守護教師健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需要在強健體魄、心靈注氧、精神補鈣上系統推進,齊下功夫。

夯實關愛教師健康的“關鍵點”


      健康的體魄是高效高質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關注教師生命健康、關愛教師的基礎工程。有關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亞健康”在教師群體迅速蔓延,大約65%的教師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職業病,比如,慢性咽喉炎、靜脈曲張、頸椎和腰椎疾病等。據我校每年面向各類群體教師開展的“教師思想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影響高校教師健康狀況的因素涉及面廣且原因複雜,呈現出多因素疊加引發健康問題多層面的整體特點:教學、科研、職稱晉升成為教師三大主要壓力源,同時,生活負擔壓力、家庭關系處理、子女教育問題等次生因素也會造成高校教師壓力過大,從而影響其健康狀況。


      關愛教師的生存、生命、生活質量,不應隻是程序化地提供常規健康服務,而是應在常态化的服務中多注入一點關愛思維,讓每一個健康關愛舉措都切實解決需求,都能真正走入教師心坎。比如,我們除做好教師定期體檢、便捷就醫、公益問診等工作之外,還開設“健康大講堂”,每季度邀請知名醫生專家來校坐診和作輔導報告。校醫院在不斷升級體檢設備的同時,還為教師個人定制動态健康檔案并提供詳細的分析報告,讓每一位教師對自己的健康都“盡在掌握中”。“如何正确發聲”“如何科學鍛煉”等一系列講座的開展和體育場館的升級改造,不僅讓健康的重要性深入教師内心,更讓追求健康的路徑也變得唾手可得。


拓展教師幸福指數“上升阈”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職業所有的工作都與他本人的心靈、精神世界、情感狀态和品質密切相關。教師隻有具備健康的心靈、愉悅的工作體驗、強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夠更好地給予學生關愛,帶給學生正向的引導。困惑、焦慮、迷茫等情緒也同樣會出現在教師的個人成長經曆和實際生活中。在教師工作具體實踐中,不是單向度的要求、教導和管理,而是從關懷路徑出發,一方面切實解決他們的迫切需求,着力提升高校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我們應該經常反思,我們對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規律的把握是否準确,我們服務教師成長的方式方法是否需要調整,我們的教師發展觀是否與時俱進,對教師的管理是否過于簡單化,教師的評估方式是否需要不斷補充和完善,讓歸屬感、認同感始終貫穿教師成長發展的每個節點。追求個體幸福最大化,是關愛教師的必要舉措和重要目标。


      我們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資源,針對教職工開展門診咨詢、網絡咨詢,開設講座,組織沙龍,編制和發放《教職工心理健康教育手冊》等,來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通過對全校教師定期開展問卷調查、舉辦系列教師座談會以及開通教師意見建議直通台等方式,及時了解學校教師個人職業訴求、多維度發展需求,并反饋有關職能部門共同解決。針對個人發展的“瓶頸”、非升即走的擔憂、團隊融入的迷茫、課題申報的困惑等教師迫切關心的問題,我們與科研部門、人事部門、教務部門、教師發展中心等多部門聯動,借助“百名教師校長助航團”“我和處長有約”“南航教師半月談”等平台,邀請校長、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高層次人才等與教師面對面交流,為教師答疑解惑,增強教師的認同感。我們在所有校區電子屏開通每日問候,在每位教師生日當天發送定制的生日祝福、每年更新《教師手冊》,組織專家編寫《教師成長與發展手冊》等等,點點滴滴的關愛與引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走進教師的内心世界。


激發教師立德樹人“能量場”


      精神上“缺鈣”,各種問題就會随之而來。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也很難産生高水平的創新成果。因此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從而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德師風建設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師隻有理想信念堅定、思想品德過硬,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才能做好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和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因此以師德涵養教師精神的土壤、師風引領教師成長的方向,構築高校教師精神健康關愛體系,才能夠在立德樹人、科技進步和理論創新等方面發揮出高校教師獨特的人生價值。


     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指引,把切切實實的制度溫暖、感情信任和關愛行動,付諸教師精神健康守護的“每一公裡”。我們充分利用開學季、畢業季、教師節等時間點為契機,通過新入職教師宣誓儀式、新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引薦儀式、在職教師秩年授牌儀式、退休教師榮休儀式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慶祝大會等多種儀式典禮形式提升教師職業榮譽感;通過教師工作部“老師您早”官微平台,每周展示身邊優秀教師的成長軌迹、感人故事、師德榜樣等,為每位教師提供展示的平台,挖掘每位教師的閃光點,做他們成長路上的“領掌人”,增強教師的價值獲得感。


     關愛是用心用情的藝術化表達,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全方位構築高校教師健康的守護屏障,讓關愛貫穿教師的每一次成長,讓健康的體魄、心靈、精神助力教師的每一次成就。關愛永遠在路上,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持續提升教師健康成長和高校教師幸福感而不斷努力。



(作者:王晖,系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黨委常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部長、伟德bevictor中文版研究生導師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