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院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馬院

人民日報:曆史不負奮鬥者

時間:2021-06-28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701

         6月28日,《人民日報》第17版刊登我院何畏教授的文章《曆史不負奮鬥者》,現将全文轉發如下:

 


  曆史不負奮鬥者


  何  畏 


《人民日報》(2021年06月28日  第17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赓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在我們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依靠艱苦奮鬥走過了千山萬水,創造了輝煌業績。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跋山涉水、勇往直前,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100年前,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興業路76号),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程掀開嶄新一頁。在恢弘壯闊、蕩氣回腸的百年歲月裡,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帶領人民燃起革命根據地的星星之火,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書寫人民解放戰争的壯麗篇章,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拉開改革開放帷幕,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00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戰勝無數艱難險阻、闖過重重難關險隘,以大無畏奮鬥精神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世界上沒有哪個政黨像我們黨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曆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我們黨的不懈奮鬥史,展現了無所畏懼、向死而生的英雄氣概。在長征途中,面對敵人圍追堵截,面對高山險峰、茫茫草地,紅軍将士以奮鬥譜寫了壯麗史詩。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無數共産黨員加入到條件十分艱苦的水利工程、地質勘探、礦山開采等建設熱潮之中,以奮鬥踐行報效祖國的誓言。在抗擊疫情、脫貧攻堅鬥争中,廣大共産黨員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勇挑重擔,無私奉獻。面對亂雲飛渡、驚濤駭浪,我們黨總是以奮鬥精神蹚出一條走出困境、走向勝利的道路。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奮鬥的腳步從不停歇,始終不懼風雨、昂揚前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标,也給了我們黨持續不斷的奮鬥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我們黨将堅持不懈為人民利益而奮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是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接續奮鬥的新征程。踏上新征程的中國共産黨人,沒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正在為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而繼續努力。

“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曆史隻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當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我國發展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時與勢在我們一邊。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目标,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發揚大無畏奮鬥精神。隻有揚起奮鬥的風帆,才能在新征程上乘風破浪、行穩緻遠。



(編輯:李知津)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