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院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馬院

光明日報:精準把握思政邏輯 激發高校教師内生動力

時間:2020-06-17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672

6月16日,《光明日報》刊發校黨委常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部長、我院碩士生導師王晖的文章《精準把握思政邏輯 激發高校教師内生動力》,現将全文刊發如下:



教師思政工作是一個既古老又具有時代感的話題,由于其教育者的特殊身份,決定了教師思政工作在對象群體、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有着特殊性。因此,要遵循教育規律、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和師德師風建設規律,堅持标線引領與底線堅守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厚愛與嚴管相結合,精準把握教師思政的“應然”“實然”“必然”的三重邏輯,不斷激發教師的内生動力,共同塑造教師敬業立學、崇德尚美的新風貌。

  精準認識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應然狀态”

  從國家宏觀要求來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思政工作。近年來,先後頒布了一系列制度文件,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首要位置。為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各高校也紛紛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系統謀劃教師思政工作,着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從學科評估的導向來看,第五輪學科評估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标準,将在保持第四輪學科評估指标體系框架的基礎上,在十個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而其中與教師思政高度相關的就有三方面,分别是進一步強化價值導向和思想引領、進一步強化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特别是在師德師風評價方面,将着重考察整體機制建設和師德師風傳承成效。從高校教師角色和使命來看,“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大學是學生走向社會化的最後一個堡壘,高校教師是大學的主體和第一資源要素,肩負着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時代新人的曆史重任。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決定着一所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關乎着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教師思政工作,不僅是國家的迫切要求、學校建設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師天然使命和實現自我發展的迫切要求。

  精準把脈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實然狀态”

  一是供需不平衡導緻教師思政工作形成合力難。教師的發展涵蓋教學發展、專業發展、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等多個維度,涉及教師工作、教務、組織、人事、信息化、研工、教學發展、财務、工會和校醫院等諸多職能部門。當前,高校教師職業發展需求多元化、多樣性與管理服務供給單一化、碎片化之間的不平衡的現象,使得供需之間不及時不充分,造成職能部門在開展教師思政工作時,職能交叉、重疊,較難形成合力。二是培訓真空期導緻教師思政工作全面覆蓋難。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有其特有的成長規律。從發展曆程來看,教師的職業發展大緻可分為适應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四個階段。當前,各高校大都重視對新進教師的培訓工作,以使之順利完成适應期。但是對于入職3~10年的處于“拔節孕穗”成長關鍵期的教師而言,尚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導和培訓。這種教師培訓的真空期,使得教師思政工作難以實現全面覆蓋。三是壓力正相關導緻教師思政工作精準施策難。我們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教師職業發展的壓力與人生面臨的壓力呈現一定的正相關,即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本應是職業發展的黃金期,但是他們工作上面臨職稱和考核的壓力、生活上面臨住房和子女上學的壓力,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也大;而45歲以上的教師盡管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随之減小很多,但是人的精力和發展的動力也相對減少。這種無奈的壓力正相關,給教師思政工作的精準施策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精準聚焦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必然狀态”

  教師思政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教師思政工作,需要有效構建大思政工作體系,系統推動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和職業道德情操的養成。一是夯實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根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特征,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根基。高校要完善學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的責任體系,進一步明晰工作職責、明确工作流程、理順協調機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院級黨組織和基層單位具體落實、職能部門與教學單位協同聯動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切實有效地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常态化、有效化開展。二是完善師德師風建設的培訓體系。師德師風是建設出來的,靠的是真抓實幹。高校應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種資源,聯合校内相關職能部處和學院,構建系統化、層次化、全員化的師德師風培訓體系,力争覆蓋每位教師的全生命周期。同時,要健全教師特别是青年教師的理論學習制度,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教師鑄魂強基,堅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教師的頭腦。三是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的榮譽體系。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心靈塑造工程,需要榜樣激勵和正面引導。高校要逐步完善教學、科研、管理三全育人的教師榮譽體系,給予廣大教師更多激勵和關愛,不斷弘揚高尚師德,以榜樣的精神感染人、鼓舞人、引導人。同時,要加大師德典型宣傳,通過分層次、系列化的宣傳,深入挖掘教師的師德典型,用心講好教師的師德故事,用他們的先進事迹來诠釋師德的具體内涵,努力将身邊的正能量轉化為高校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的生動實踐。四是構建師德師風建設的服務體系。師德師風建設也是一項暖心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指出,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為此,我們應關心關愛廣大教師的發展訴求和價值願望,結合教師工作部職責,不斷完善師德師風建設的服務體系,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業上有成就感、在社會上有榮譽感,自覺捍衛職業尊嚴,珍惜屬于高校教師的無上榮光。

  (本文系“高校黨委教師工作部的功能定位與運行機制的實踐研究”項目〔NW2019006〕研究成果)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