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4月2日訊(通訊員 王晗晗 郭小凡 記者 楊甜子)3月31日上午,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主辦的“新時代榜樣”思政公開課在線上正式開講。本次公開課邀請了江蘇省援武漢第一醫療隊“95”後護師吳罡,通過“雲課堂”的方式向師生講述了抗疫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吳罡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95”後男護士,平日裡常年工作在有“離上帝最近的地方”之稱的ICU,在奮戰中多次參與重大搶救,和同事們一起與死神争分奪秒。疫情爆發以來,吳罡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随時待命。大年三十正在值班的吳罡接到了上級通知:迅速建立一支20人的重症護理隊馳援湖北。他毫不猶豫地交上了請戰書,主動向領導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談到自己的初衷,吳罡斬釘截鐵地說:“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國家有難,武漢人民需要我們,鐘南山院士八十多歲高齡也毫不畏懼,我還年輕,更是義不容辭。”臨行前,他拒絕了家人的送行:“我害怕這種送行的場面,控制不住情緒,安靜地出發似乎會更好一點。”原先一直擔心她的女友也為他送上了情書,默默提供精神支持。
在武漢期間,吳罡的工作非常辛苦。他每天都要長時間帶着厚厚的面罩,頭暈缺氧,但在他看來,踏進病房的一刻,自己就是滿血複活的戰士。工作過程中,吳罡也收獲了很多感動。一次,吳罡在一位老大爺的病房中寫護理單時,大爺忽然劇烈咳嗽了起來,卻用手勢制止吳罡靠近觀察。待平複後,大爺告訴吳罡:“我看到你衣服上的名字了,你們都是江蘇來幫我們的,我不能咳嗽把病毒傳染給你們。”吳罡的内心深受震撼,那一刻他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樸實和偉大,也為他增添了奮戰到底的決心與勇氣。經曆過這樣的感動,吳罡的政治素養也得到了提升,更加具有責任感和大局觀,于是,他将自己發自内心的感慨寫進了入黨申請書,完成了一直以來的願望。
吳罡還特地提到了這次與他一同前往武漢的戰友——李宗育。前不久,一位父親寫的《送吾兒赴武漢戰役》紅遍了網絡,無數網友被其中的“恨無子嗣承祖志,幸有愛女學木蘭”等語句所深深打動。李宗育正是這首詩中“學木蘭”的“90”後女護士。其實,除了吳罡和李宗育,還有許多中國青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沖鋒陷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得,展現了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感。
聽完這樣一場頗為生動的思政公開課,南航師生表示深受教育并為之感動。南航伟德bevictor中文版研究生黨員賀浩旗說:“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不懈堅持,身在戰場外的我們才看到了今天的希望。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一名青年學生,我更需要感謝他們的奉獻,他們為許許多多的新時代青年樹立了榜樣。”
(編輯:呂帆)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