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院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馬院

理論之光:武漢的庚子之春

時間:2020-03-17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1231

近日,《新華日報》“理論之光”微信公衆号發布我院王智老師的《武漢的庚子之春》一文,同時該文的朗誦版在南航微信公衆号的朗讀者”欄目發布,被多個自媒體以及“思政家園”“全國中青年馬克思主義學者論壇”“高校馬院院長工作群”等全國思政同行工作群中轉發,引起廣泛反響和好評。現全文轉發如下:


   庚子之春的這場中國戰“疫”,緣起自、也必将終結于武漢。從年前開始,我已經在武漢呆了将近兩個月。我在這個疫情核心區,見證和記述這場史所罕見的抗擊新冠病毒的武漢“戰疫”。

我很熟悉這座以工商業見長并且風度鮮明的城市。這裡江漢彙流、煙火傍水,造就兩江分三鎮之盛景;湖汊密布、秀峰林立,造就百湖擁衆山之盛景;新中國工業化的浩蕩潮流,造就數十橋隧淩穿江漢之盛景;據守中華天元之位,一江分南北、一城連東西,造就四季分明百花輪放、九省通衢萬商雲集之盛景;從3000多年前的盤龍城發轫至今,源流不絕,造就民衆千萬繁衍大城之盛景;從一個多世紀前的新式學堂創辦至今,薪火相傳,造就青春百萬湧動大學之盛景。也正是晚清張之洞督鄂,在漢水之陽創辦一大批近代工廠,帶動中國工業化進程;此後盡管有“種豆得瓜”、曆經沉浮,畢竟工業鐵流接續未斷;到新中國一批“武”字号企業興起,造就武漢工業大城之盛景。
武昌蛇山,有風貌古樸的黃鶴樓矗立,故人詩話越千年;對岸漢陽龜山,有刺向雲霄的現代高塔聳峙,新世信息傳百裡。連接龜蛇兩山的,就是壯觀的萬裡長江第一橋。毛澤東曾動情詠歎:“風樯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這個庚子之春,我就被封禁在這座我所熟悉的城市中。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我每天看着各種媒體渠道發布出來的動人心魄的戰況,手機上傳閱知曉旁邊甚至所住小區突然新增的病例、某個家庭和某個小區的“淪陷”告示,以及真真假假的各種治療方案、各種避禍方式,一種強烈的恐慌感因此萦繞在城市空間。這種災難正在逼近的恐慌感,是武漢之外的人很難深切體會到的。
這是對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對民衆個體的“大考”。說題目不難,是假的;對于打頭陣的武漢人而言,一開始,題目真的很難,因為不知道誰出的題目,沒有确定的複習範圍,沒有标準答案;大家都是在倉促間被推進考場,沒有複習準備的時間;更為緊張的是,必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以生命來答題。你說,誰不恐慌?
但是,我們總要臨危不懼、迎難而上。
因此就有了一場舉國總體戰下的武漢阻擊戰。直面病毒的抗“疫”戰況之烈,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在隻能前進、不能後退的戰“疫”大旗下,有殚精竭慮、運籌帷幄者;有無畏逆行,前線忘我者;有夙興夜寐,服務大衆者……浩蕩彙聚,共同築起生命長城。
我們看到,這座城市,以及依靠的這個國家,有着震撼世人的物質力、精神力和動員力。武漢的新冠肺炎收治床位在幾個星期内從5000多張增加到23000多張;火神山、雷神山兩大專用醫院平地而起;便捷高效的方艙醫院和隔離收治場所遍布三鎮。中央政府一聲令下,在最短的時間内,調自五大戰區的軍隊人員和物資裝備,全天候馳援武漢,形成了前方指導組、聯勤保障部隊、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援力量體系。全國各地共選派330多支醫療隊、超過4萬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一省包一市”,18萬平方公裡的湖北大地,一夜之間出現“浙江荊門”“廣東荊州”“江蘇黃石”“重慶孝感”“山東黃岡”“福建宜昌”“遼甯襄陽”……繪成一幅極其壯觀和特殊地理版圖。在這4萬援軍中,重症醫學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環内科和麻醉科等專業人員就達到了15000多人,精銳出征、專家雲集;同樣在其中,有12000多名90後、00後的年輕人,青春在線、責任在線。還有,社會各界自發行動的物質資源與精神力量彙聚,浪湧不竭……
鏖戰數十日,無數人的付出與犧牲,換來全國捷報頻傳;病毒盤踞的最大堡壘武漢,新增确診病例,已是區區個位數,趨于歸零;曾經水位高企如龐大堰塞湖的确診和疑似病例,也正在迅速下降。一個人聲鼎沸的武漢,已在重現光芒。
1957年9月,毛澤東主席再到武漢。他來到即将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從龜山漢陽橋頭步行到蛇山武昌橋頭。他走的,是一座現代橋梁,是一條貫穿南北鐵路幹線,是國家追尋現代化的世紀夢想,也是兩岸百姓向往現代生活的世紀夢想。這一年出生的武漢伢,很多人名字當中因此有一個驕傲的“橋”字。就在漫步大橋的頭一天,毛澤東在武昌東湖客舍談到關于農村合作社的話題,他說,“家興起來,社興起來,國也興起來了。”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再到武漢。他來到“正在打掃的戰場”,走進醫院、社區,動情說到,“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過打赢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再次被載入史冊!”“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
兩位領導者,時隔一個甲子又三年,這是關于時代大潮中的國、家、人的深切體認和精神傳承。
一橋一甲子,萬裡萬衆生。萬衆百姓之夢,一曰安身立命、二曰健康快樂,無非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訴求滿足與價值實現。一個人訴求滿足與價值實現,億萬人疊加,就會澎湃而成國家與民族的壯闊畫卷。一個人和一座橋,一座城市和一個國家,就是如此的不可分割。
二十多年前,仍在潛心苦讀、總是憂慮生計的我,就曾懷揣個人夢想,沿着毛澤東當年的路徑,用雙腳走過一次長江大橋。那一時刻,作為世紀通途的鋼鐵大橋就在我的腳下,萬裡長江就在我的腳下,兩江分三鎮之地理與人文盛景就在我的眼前。個人夢想,相遇國家夢想。我以為,人生胸襟,莫過于此。
而這一時刻,我望向窗外,盛春已至,滿眼繁華。

這是武漢的庚子之春,也就是中國的庚子之春。我們悼念每一位犧牲者和罹難者,記住每一位病患者經曆的苦痛與悲傷,記住個體衆民與大城家國的血脈相連,記住新時代的每一位英雄和凡人。

(作者:伟德bevictor中文版院長王智  編輯:萬千)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