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馬院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馬院

《人民日報》| 專訪南航何畏教授:《用信仰之光點亮青春之火》

時間:2019-08-27來源: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點擊:1381

8月27日,《人民日報》要聞版刊登了伟德bevictor中文版副院長何畏教授的人物專訪《用信仰之光點亮青春之火》。現轉發全文:


伟德bevictor中文版副院長、教授何畏——

用信仰之光點亮青春之火



“有人說,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隻在乎小民尊嚴。老師,您說對嗎?”


“現在已經全球化了,我們是‘世界公民’,為什麼還要愛國呢?”……


2010年博士畢業,27歲的何畏站上思政課講台。第一節課,她怎麼也想不到,迎接自己的是學生們如此犀利的問題;如今,9年過去了,她的課程影響了一批優秀年輕人。


坐在記者對面的伟德bevictor中文版副院長、教授何畏,眉目朗秀,長發披肩。最讓她念念不忘的,還是講台的故事。


“有人說‘小民尊嚴’比‘大國崛起’更重要,是嗎?”何畏微笑着問。


她随即講了一個故事。幻燈片上,是一幢頗有曆史感的建築,“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可直到前幾年,我才知道,這幢建築原來不是平頂,而是重檐歇山頂。1937年,日軍攻占南京,炮火擊中了房頂。”


何畏有所停頓,指着幻燈片說:“這是離大樓不遠處的挹江門叢葬地紀念碑,當年5000多人逃至此地,被日軍殘忍殺害。而這樣的紀念碑,南京共有23座。”


“被侵略者踐踏的國,哪裡還有百姓的家?”一句反問,不少學生眼中閃着亮光。


身為思政課老師,何畏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思政課教師不僅是老師、學者,還是戰士,要守衛思想、文化、意識形态陣地。面對學生的疑問或錯誤認識,不能随聲附和!”


可是,要讓年輕人對思政課的内容入腦入心,談何容易?何畏的“秘訣”,就是堅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


回到辦公室,她當即定下了研究課題:《當代世界中的國家與個人——也談“大國崛起”與“小民尊嚴”》。經過一番深入分析,何畏把研究成果搬上了講台。從13世紀末歐洲的人本主義,講到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為實現個人和集體的統一、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統一、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統一奠定了經濟基礎和制度基礎……


台下的學生被深深吸引。“何老師講的我從沒聽過,好像心中的一扇門被打開了。”有學生在論壇中說。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新四軍。外婆12歲參軍,外公直到去世,心髒附近還有一顆沒取出來的日軍子彈。”從小長在部隊大院的何畏,對家國情懷有着深刻感悟。


一個人時,她常常摩挲着外公外婆留下的軍功章。淮海戰役紀念章、解放西北紀念章、抗美援朝紀念章……看到紀念章上刻着的“獻給共和國創立者”,她的眼淚時常奪眶而出。


為了把課上好,何畏用心良苦。講家國情懷,她先講熱門電影《何以為家》;給藝術生上課,她從油畫入手;給工科生上課,她先講國産大飛機研制……多少個夜晚,隻因第二天有課,何畏難以入眠。“要是想不到好的案例和講授方式,就睡不着。”何畏笑道。


長期勞累,何畏還是不容自己有任何放松。課堂上,隻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水面”之下的理論研究,才是她為師的底氣。近年來,何畏主持國家社科項目、省社科項目等7項,出版了學術專著一部,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入選“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6年影響力人物”。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缸水。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曆史性成就,我們沒有理由不把思政課講好。”何畏說。


講台上,何畏字字铿锵:“國家的強盛,離不開先進政黨的領導和先進社會制度的保證。中國共産黨誕生于民族危亡之時,淬火于抗日戰争的艱苦卓絕歲月。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


“國家富強是個人尊嚴的保證,個人奮鬥是國家富強的動力。何老師的課溫暖有力,讓我有了堅定的信仰。”學生張飛宇說。


從教9年,憑着言傳身教和深厚學養,何畏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沈曉海,南航2009級航空宇航學院本科生。一學期的課結束後,他忍不住給何畏發微信:“何老師,您的課感染了我,我要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身。”兩年後,已取得保研資格的他毅然轉專業,師從何畏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如今,他已是南京師範大學的一名輔導員。


師者一團火,點亮萬顆心。2011年起,何畏帶領學生組建了一支緻力于學習、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隊伍——馬克思主義理論社團。社團面向全校師生,先後開展《南航開講啦》“中國夢”系列公開課、“馬克思主義青年說”系列活動,還拍攝了青春勵志微電影《加油中國》等。


“輔導員是離學生最近的人,認識水平直接關系思政工作效果。”何畏的夢想,是打造一支信仰堅定、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年輕思政工作團隊。


5年前,她帶領多名80、90後的輔導員,開設起系列講座“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引導學生樹立共産主義遠大理想。今年,這支年輕團隊又開設了選修課“理解中國”,并編寫配套通俗讀物……


如今,這支團隊已走出多名“金牌講師”。團隊中的王洋在摘得全國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二等獎後,選擇跟随何老師攻讀博士學位:“我想成為何老師那樣的人,用信仰之光點亮學生的青春之火。”


友情鍊接

聯系我們

  • 電話号碼: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将軍大道29号
  • 郵編:211106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