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以全校第一的票數赢得伟德bevictor中文版研究生“最具人氣導師”,她所教授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被學生網評為“最值得聽的課程”,她将思政課上得學生愛聽,讓思政課煥發青春光彩 。她就是第十四屆“江蘇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伟德bevictor中文版副院長何畏教授。
“上理論課一定要以理服人”
南航校内“評師網”上,何畏的好評如潮,上過她課的學生,很多都成為她的“粉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提到思政課卻直言“壓力很大”。
這麼“不自信”的何畏,跟平時課堂上神采飛揚、優雅智慧的形象似乎有點反差。“何老師晚上經常焦慮得睡不着覺,要麼是因為沒找到更新更好的案例,要麼是因為課程備得精彩迫不及待想與同學分享而興奮。”同事魏偉說,在何畏看來,“備課無止境”。
“課堂場面的熱鬧不是我的目标。”何畏在課堂上娓娓道來,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觸及學生内心,春風化雨把道理講得“入腦入心”。
同一門課上了8年,每一次課前,何畏仍會精心設計教學,反複打磨教案,使用最新的時事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案例。
為何備課需要花這麼多精力?“課上有時候學生會提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我從不回避矛盾,而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何畏說,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刻苦鑽研基本理論,“我講的道理首先必須是自己所信,經過認真研究,列舉的事例、數據都要保證可靠”。
有的學生比較關心生态問題,提出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生态環境好?“我首先擺事實:上世紀在西方國家發生八大公害事件,其中,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幾天内死亡人數達4000人;1943年洛杉矶光化學煙霧事件導緻近千人死亡,75%以上市民患上紅眼病。”何畏認為,生态危機分為三種,即一般生态問題、資本主義生态問題和社會主義生态問題。一般生态問題是非制度性非政策性的生态問題;資本主義生态問題是資本主義生産資料私有制所帶來的人與自然的嚴重對立;社會主義生态問題不是制度的必然結果,而是由社會主義國家在特定曆史階段所秉持的一種發展理念所決定的。她條分縷析,步步推進,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和困惑。
“希望學生從課堂獲得力量”
“分析問題就像解謎。謎面很豐富,但解謎基本方法隻有一條,就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這是南航材料學院一名學生在聽完何畏一學期課後的感想。
最近的課上有同學問,如何看待巴黎聖母院失火後有人提起圓明園?何畏侃侃而談——我們必須銘記曆史,中華民族自古熱愛和平,中國共産黨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懷,始終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統一在一起,中國夢與世界夢息息相通。“巴黎聖母院失火後,圓明園遺址公園在官微上寫道: ‘願世上所有文物都能遠離災禍,代代相傳。’這樣的發聲令全世界肅然起敬。”何畏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是一筆巨大的思想财富,我們要努力把這樣的集體智慧轉化為個人智慧。
是什麼促使她全身心投入思政課教學?何畏給記者講了個小故事。一次,她問一個女生的理想是什麼?她回答,在閱兵式上看到自己設計的飛機。面對這樣懷揣航空報國夢的學生,何畏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她立志要用理論武器和精神力量感染青年學生,引導他們過上有意義的幸福生活。何畏最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同學從她的課上汲取生活和奮鬥力量。
曾有外校護理專業的學生,在聽了何畏“平凡崗位與崇高價值”的一節課後,給她發來長長的微信:“再平凡的崗位都有自身的價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靠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堅守崗位,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盡力完成每一個任務。”
用堅定信仰感染每一位學生
何畏團隊最近打造推出新的通識課《理解中國》。這是一門針對曆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等社會思潮,回答青年學生心中疑問的新課。“隻有幫助他們去建構看待社會的視野,才能夠真正地理解中國、認同中國,從而熱愛自己的祖國。”何畏告訴記者,課程組的微信群起名“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每天大家有了新的想法都會發在群裡,常常半夜都還在分享交流。
課程融入年輕人關心的各種曆史和現實問題。比如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為什麼近代科學隻在歐洲,而沒有在中國文明中産生。何畏舉例說,康熙皇帝非常熱愛自然科學,曾找傳教士花10年時間繪制中國地圖,藏于深宮大院。康熙好學,卻讓科學停留在一己之好上,沒有把科學知識傳播開來,變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馬克思認為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緻力于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中國近代之所以積貧積弱,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屢次與科學革命失之交臂,沒有把先進知識應用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
用年輕人的方式,把馬克思主義講給年輕人聽,通過青春的激蕩和回應,讓馬克思主義煥發光彩。何畏帶領學生成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社團,定期組織活動,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黨的最新理論,場場爆滿。
何畏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老一輩革命者,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獻給他們所認定的信仰,才有了新中國,現在到了我們接過接力棒繼續勇敢奔跑的時刻。” 她堅定的共産主義信仰和鮮明的人格魅力感染一批又一批學生,把青春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