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革命”——第11期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在我校舉行。江蘇省委教育廳社政處處長王偉,中國人民大學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易,我校副校長施大甯,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晖出席活動。來自北京和江蘇高校的8位優秀青年教師作主題發言,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陳錫喜,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王永貴教授擔任評議專家。來自全國數十所高校的200多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現場參加論壇,論壇通過網絡平台同步進行了直播。
開幕式上,施大甯代表學校向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我校的校史校情、辦學成就以及近年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果,他指出,本次論壇以“課程革命”為題,将助推思政課教學模式的變革,對思政理論課教學産生借鑒作用,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入腦入心。
王偉代表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江蘇省教育廳對參加論壇的專家、師生表示誠摯的歡迎,他介紹了江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指出本次論壇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王易介紹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及建設情況,指出舉辦本次青椒論壇是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希望以本次論壇為重要契機,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中國人民大學伟德bevictor中文版副教授宋友文主持了上午的論壇。
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李蕉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翻轉協同”為題進行教學經驗分享。她結合《綱要》課教學展示了如何以“教學内容之協同、教學形式之協同、教學管理之協同”升級“翻轉課堂”,推進“師生互動”,實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協同共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
南京大學副教授張明以“辯證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理論内涵”為切入點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内容為王”的重要性。他從“如何衡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曆史方位;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豐富理論内涵;如何辯證把握新時代的變與不變的關系“三個層面作教學展示,對新時代的理論内涵做了深刻闡釋。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王磊以“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若幹思考”為題作教學展示。他從雨花英烈精神的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必要性,闡述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實踐探索,提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深刻體會——“堅持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是前提;掌握大量客觀文獻史實是基礎;用深刻的學理征服學生是關鍵;用真摯的情感打動學生是補充。”
我院教授何畏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情、意、行’”為題作教學經驗分享。闡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通過拓展真知、增強情感、錘煉意志、注重實踐,讓學生在立場觀點方法的統一中領悟理論真谛、讓教學成為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解惑過程、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雙翼豐滿、實現學生思想和道德的雙重完善。
在上午的評議環節,王永貴教授作了精彩的點評,他以“精彩”“精深”“精準”充分肯定了四位青椒 的教學展示,同時他也深刻闡釋了自己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的理解,并提出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的共同體的主張,引發了廣泛的思考。上午網絡浏覽量達到13000。
下午的論壇由我院黨總支書記徐川主持。
中央财經大學副教授謝玉進以“高校思政課‘課堂革命’與問題意識”為題作教學經驗分享。他從“問題意識”的感性直觀入手,闡述了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問題,主要體現為教材體系與教學體系的矛盾、理論深刻性與授課生動性的矛盾、教學供給單一與學生需求多樣的矛盾;提出要以“課堂為本”的理念、複雜性思維、和團隊協作來研究教學;強調以立體的視野觀照教學、以立體的架構強化教學、以立體的資源支撐教學。此外,他還分享了中央财經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鍊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展示了“問題鍊教學”模式取得的相關成果。
揚州大學講師徐建飛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為題作主題演講。他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核心素養”命題的提出背景;繼而強調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厘清相關基礎概念,闡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核心素養”的科學意涵;最後着重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核心素養的路徑——笃守本心、夯基固本、革故鼎新。
江南大學副教授唐忠寶以“‘寶哥說’思政文化育人品牌的實踐與探索”為題進行主題分享。他從“立場““态度”“選題“”形式““内容”五個維度分析和展示了“寶哥說”這一思政文化品牌的由來和運行實踐。鮮明的政治立場、真誠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直面社會熱點、回應青年學生的需求和關切,緻力于提升意識形态學術化水平,等等,這些原則和舉措打造了“寶哥說”,也給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提供了一種可選性模式和有益思考。
南京工業大學講師滕飛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的時代轉換”為題作主題分享。他列舉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失語”現象;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失語”現象的成因;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轉換的路徑——文本話語向生活話語的轉換、獨白話語向對話話語的轉換、灌輸話語向情感話語的轉換、傳統話語向現代話語的轉換、理論話語向實踐話語的轉換;強調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轉換的邊界——紮根生活也要堅持政治原則、話語生動仍要保持價值理性、通俗易懂但是不能庸俗媚俗、實踐教學不能代替理論講授。
在下午的評議環節,陳錫喜教授對四位青年教師分别做了精準的點評,首先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師理論功底紮實、授課形式活潑.。他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背景出發表達了自己關于的思考,以理論為載體,以思想為提升,落實到政治認同,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國家級教學名師、湖南大學柳禮泉教授用三個“動”,感動,激動和觸動,以自己從事思政課教學37年的經曆,教師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優秀的思政課教師特别要努力做到人格正,積極崇德向善,以家國情懷愛崗敬業,不斷求真問道,做無愧于新時代的優秀思政課教師。
揚州大學伟德bevictor中文版院長佘遠富、我院長王智作為承辦方代表分别進行了論壇緻辭和總結。王智作了本次論壇的總結。他用“三個性”,即一緻性、多樣性和時效性,高度評價了青椒論壇、以及論壇落地伟德bevictor中文版的意義。
至此,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第11期完美收官。
“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是面向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打造的品牌活動,論壇旨在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搭建溝通平台,幫助其交流教學心得、研讨教學技能、提升教學能力。此次論壇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積極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導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主辦,我校伟德bevictor中文版和揚州大學伟德bevictor中文版聯合承辦。
教務處、教師發展與教學評估中心、學生處負責同志一同參加活動。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