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大代表、我校伟德bevictor中文版黨總支書記徐川應邀參會,并做現場發言。座談會結束後,總書記親切接見了與會代表。
在會上,徐川做了題為《做學生終生難忘的理論陪伴者》的發言,通過“全程陪伴,确保學生找得到”、“直面關切,确保學生用得着”和“轉換話語,确保學生記得住”三個層面,彙報了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和探索。
談到參加座談會的感受,徐川談到了三個關鍵詞:一是振奮。以黨中央的名義召開思政課專題座談會,這是曆史上第一次,體現了黨中央對學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視,是對一線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是對青少年這個群體的重視。二是責任,有為才有位。黨中央對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視,一方面說明了過去思政工作取得的努力和成效,另一方面也說明當下的思政工作還存在提升空間,距離黨和人民的期待、距離學生的現實訴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三是方向。知道了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看到了現實的不足,更重要的還是要明确落實的路徑,總書記為廣大思政教育者提出了八個緯度的努力方向,開出了“治療藥方”,為做好思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多年來,徐川一直從事學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方法被命名為“徐川思政工作法”,他帶領“川流不息”思政工作團隊十年如一日的思政教育探索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近3年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紅旗文稿》等發表思政文章50餘篇,出版有《頂天立地談信仰》《節節向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等著作7本,著作獲評第八屆“全國優秀理論通俗讀物”“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創新教材”“全國學校共青團優秀研究成果特等獎”等榮譽。圍繞馬克思主義通俗化和大衆化,2017年徐川和新華社錄制《7分鐘速覽我們黨的96年》;2018年受中宣部邀請宣講“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跟人民日報社錄制《200歲的馬克思依然年輕》微視頻;參與錄制《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以及百家講壇《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擔任思想解讀人;出版了理論通俗讀物《頂天立地談信仰》,一年印刷12萬冊。同時,作為學生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徐川捐出版稅和個人工資成立了“川流不息”愛心公益基金,籌資35萬元幫扶身患重病的大學生。徐川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等榮譽,是全國高校首批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幹、全國網絡正能量榜樣。
長期以來,“川流不息”思政工作團隊圍繞思想政治工作,踐行“精準滴灌”的教育理念,形成“寓理于情”的表達特色,構建起“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達到“入腦入心”的教育實效,取得較大的社會反響。南航思政工作近20次登上《新聞聯播》,思政工作方法和成效100餘次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等聚焦和報道。在國家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作為高校代表以“思政工作,川流不息”的關鍵詞得以展示。
學校始終聚焦培養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結合自身辦學傳統與國防特色,以價值塑造為引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通識課程、專業課程相融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課堂教學主渠道與課外素質拓展相協同,有系統地推進立德樹人。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